您现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导师队伍 > 正文

2025年新澳门原料网站水利与海洋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基本信息表

1、个人基本信息:

  名:蒋中明

  别:男

FA0

出生年月:1969.9

技术职称:教授

毕业院校:河海大学

学历(学位):博士

所在学科:水利工程

2、学习和工作经历:

中国电建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企业博士后

2007.6-2009.12

法国洛林理工大学

博士后

2004.12-2005.11

河海大学

岩土工程,博士

2001.3-2004.4

武汉大学

结构工程,硕士

1997.9-2000.7

3、目前研究领域:

1)压缩空气储能地下储气库建设关键技术及理论

2)新型密封材料及防渗结构研发

3)滑坡及堤防灾害机理与预警技术、岩土体渗透破坏机理及控制技术

4)水封石油洞库建库技术及渗流控制技术

5)孔(裂)隙介质的多场耦合理论等方面研究

4、主持在研或已完成主要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压气储能电站地下储气库围岩多场耦合损伤特性及稳定性,2018.1-2021.12,完成。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压缩空气储能地下储气库FRP密封结构界面失效机理与设计方法研究,2022.1-2025.12,在研。

[3]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计划项目:水电站地下洞室压缩空气储能密封与结构设计及安全控制技术 2024.12-2026.12,在研。

[4]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科技计划项目: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人工洞室热力学响应分析、密封技术研究及现场模型试验设计服务,2024.11-2026.10,在研

[5]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复杂构造-岩相控制下的裂隙发育型花岗岩渗流特性以及注浆渗控机理专题研究,2024.7-2025.3,完成。

[6]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计划项目:岩溶区地下储气库压缩空气储能关键技术研究专题三:洞库布置及洞库结构研究,2023.1-2024.6,完成。

[7]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计划项目:硬岩人工洞穴压缩空气储气库温控、结构、实验研究技术服务  2022.12-2023.12,完成。

[8]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计划项目:韩城压缩空气储能预可行性地质咨询,2022.10-2022.11,完成。

[9]湖南省水利科技项目(重大项目):洞庭湖区提防安全隐患快速探测及堤基防渗实用技术研究:2021.09-2023.9,完成。

[10]湖南省重大水利科技项目:洞庭湖区软土地基穿堤建筑物典型结构破坏分析与对策研究,2016.1-2018.12,完成。

[11]湖南省重大水利科技项目:考虑堆石料流变特性的面板堆石坝变形及风险预警研究研究,2018.2-2020.2,完成。

[12]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计划项目: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高压密封地下储气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地下储气库模型试验设计及数值仿真分析,2014.6-2016.11,完成。

[13]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计划项目:绥江新县城C区场地变形机理及稳定性研究,,2015.2-2016.12,完成。

[14]湖南省交通科技计划项目配套项目:极端雨水情况下软岩高陡边坡稳定性评价及加固技术研究,2009.7-2012.12,完成。

[15]广西交通厅科技项目配套项目:隆林至百色高速公路超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方法研究,2008.9-2010.12,完成。

[16]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科技计划项目:向家坝坝基渗流安全评价及渗控方法研究,2013.10-2015.6,完成。

[17]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科技计划项目:向家坝左岸坝基岩体力学特性及附近边坡蓄水变形研究,2013.10-2015.6,完成。

[18]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科技计划项目:水电站库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位及稳定性研究,2013.10-2014.12,完成。

[19]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科技项目:Ⅲ、Ⅳ类围岩条件下建造钢筋混凝土高压岔管关键技术研究(子题一),2009.7-2011,12,完成。

[20]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科技项目: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高压引水隧洞岔管F15断层高压渗透特性试验研究,2007.1-2009.12,完成。

[21]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子题):高水头条件下破碎岩体渗透变形理论及数值分析研究,,2010.1-2012,12,完成。

[22]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子题):应力影响条件下破碎岩体渗透变形特性试验研究,2012-2013,完成。

[23]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基于数值试验的岩体力学参数状态关联特征,2010-2012,完成。

[24]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水封石油洞库区地下水控制技术研究,2012.1-2013.12,完成。

[25]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江坪河水电站进水口边坡三维数值分析,2011.1-2012.12,完成。

[26]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五岳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围岩稳定分析,2011.6-2012.12,完成。

[27]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性研究,2012.9-2013.9,完成。

[28]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澜沧江托巴水电站BT1堆积体稳定及处理措施研究,2013.9-2014.9,完成。

[29]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惠州地下水封洞库围岩渗流数值分析,2012.9-2013.2,完成。

[30]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钢筋混凝土高压岔管区围岩水-岩耦合效应的三维数值仿真研究,2009.1-2010.12,完成。

[31]水能资源利用关键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重点项目):地下工程围岩多场耦合效应分析理论及方法研究,2013.10-2015.12,完成。

[3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高水压条件下裂隙岩体的渗透特性及水岩耦合特性研究,2008.9-2009.12,完成。

[33]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教育专项资金项目:山区公路路基改扩建技术研究,2010.7-2012.12,完成。

[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题):高地应力岩体边坡失稳的模糊评价模型,2006.1-2009.12,完成。

5、主要科研成果(发表学术论文、出版著作、授权发明专利):

学术论文:

[1]Junhui Liao, Zhongming Jiang, H Konietzky, et al., A modified model considering air mixed convection for analyzing the thermodynamic and heat transfer processes in CAES caverns, 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 136 (2025) 118428.

[2]Junhui Liao, Zhongming Jiang, Y R Ouyang, et al.,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rmodynamic features and exergy efficiency of man-made caverns for CAES, Therm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68 (2025) 104305.

[3]Xue Yang,Zhongming Jiang,Zhaofeng Shi, et al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polyurethane polymer mortar-A novel sealing material for CAES man-made caverns, Jouranl of Energy Storage ,106 (2025) 114845.

[4]蒋中明,袁振,肖喆臻,杨雪.CAES 硐室 FRP⁃混凝土界面增韧改性效果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5,58(10):55-62(EI收录)

[5]蒋中明,杨雪,石兆丰,等.柔性聚合物砂浆物理力学与密封性能研究[J/OL].岩土工程学报,1-10[2025-11-24].https://link.cnki.net/urlid/32.1124.TU.20250418.1436.004.

[6]蒋中明,石兆丰,杨雪,田湘.聚氨酯类聚合物砂浆−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与变形特征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45(12):3545-3554(EI收录)

[7]蒋中明,刘宇婷,陆希,杨雪.压气储能内衬硐室储气关键问题与设计要点评述[J]. 岩土力学, 2024,45(12):3491-3509(EI收录)

[8]万发,蒋中明,廖峻慧,李海峰.地下水对CAES地下储气库气密性和围岩稳定性影响[J]. 岩土工程学报, 2024,46(09):1899-1908(EI收录)

[9]蒋中明,甘露,张登祥,肖喆臻.压气储能地下储气库衬砌裂缝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24,46(01):110-119(EI收录)

[10]蒋中明,欧阳钰榕,韩克武,唐栋.地下储气库压缩空气温度时空分布与温控方法[J]. 工程热物理学报学报, 2023,44(12):3433-3444(EI收录)

[11]蒋中明,钟兵,万发.水封石油洞库污染物运移规律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23,45(12):2529-2536(EI收录)

[12]蒋中明,肖喆臻,唐栋,何国富.基于裂隙渗流效应的水封油库涌水量预测分析[J]. 岩土力学, 2022,43(04):1041-1047+1082(EI收录)

[13]蒋中明,郭菁,唐栋.压气储能地下储气库压缩湿空气热力学模型[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1,10(02):638-646. (CSCD核心期刊)

[14]蒋中明,邓自源,唐栋,万发,欧阳钰榕.气垫式调压室压缩空气热力学分析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21(01):40-46+74.

[15]张新敏,蒋中明,刘澧源,肖喆臻.岩穴储气库的天然气存储能力分析[J/OL].储能科学与技术:1-7[2021-06-26].https://doi.org/10.19799/j.cnki.2095-4239.2021.0138. (CSCD核心期刊)

[16]Tang D., Zhang X., Jiang Z. (2021) Is It Possible to Build a Rock Cavern for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at a Shallow Depth?. In: Barla M., Di Donna A., Sterpi D. (eds) Challenges and Innovations in Geomechanics. IACMAG 2021. Lecture Notes in Civil Engineering, vol 126. Springer, Cham. https://doi.org/10.1007/978-3-030-64518-2_123

[17]Zhongming Jiang,Peng Li,Dong Tang, et al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of Small-Scale Lined Rock Cavern at Shallow Depth for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 (2020) 53: 2671-2683.

[18]蒋中明,郭菁,唐栋.基于储能效率分析的CAES地下储气库容积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0,9(03):892-900. (CSCD核心期刊)

[19]蒋中明,肖喆臻,唐栋.坝基岩体裂隙渗流效应数值模拟方法[J]. 水利学报, 2020,51(10):1289-1298(EI收录)

[20]蒋中明,秦双专,唐栋.压气储能地下储气库围岩累积损伤特性数值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20,42(02):230-238(EI收录)

[21]蒋中明,李鹏,赵海斌,冯树荣压气储能浅埋地下储气库性能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41(01):235-241+252(EI收录)

[22]蒋中明,刘澧源,赵海斌,唐栋,胡炜,梅松华,李鹏.地下储气库热力耦合数值分析动态边界条件研究[J].岩土力学,2019.40(3): 1149-1158(EI收录期刊)

[23]蒋中明,黄毓成,刘澜婷,赵海斌,梅松华,李鹏.平江浅埋地下储气实验库力学响应数值分析[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9,39(06):37-43. (CSCD核心期刊)

[24]蒋中明,刘澧源,赵海斌,唐栋.地下储气库热力耦合数值分析动态边界条件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40(03):1149-1157(EI收录)

[25]蒋中明,唐栋,李鹏,李毅.压气储能地下储气库选型选址研究[J].南方能源建设,2019,6(03):6-16.

[26]蒋中明,刘澧源,胡炜,梅松华,李鹏.考虑空气压缩因子变化影响的地下储气库热力学过程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8.7(5):902-906(CSCD核心期刊)

[27]刘澧源,蒋中明,王江营,胡炜,李鹏.压气储能电站地下储气库之压缩空气热力学过程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8.7(2):232-239

[28]蒋中明,李小凡,伍忠才.悬挂型暂态饱和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18,31(2):48-57.

[29]蒋中明,李小凡,袁涛,伍忠才.厚覆盖层暂态饱和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J]. 岩土力学, 2018,39(12):4561-4568(EI收录)

[30]袁涛,蒋中明,刘德谦,熊小虎. 粗粒土渗透损伤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 2018,39(4):1311-1317.

[31]蒋中明,李双龙,丁鹏,冯树荣.水库枢纽区抬升变形水文地质结构模式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7,39(11):26-35.

[32]冯树荣,蒋中明,钟辉亚,曾祥喜.向家坝坝基排水孔涌水量控制标准研究[J].水利学报,2017,48(1):21-30.

[33]蒋中明,唐琦.层状岩基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7,35(4):90-93

[34]蒋中明,刘澧源,李双龙,刘澜婷,赵海斌,梅松华,李鹏.压气储能平江试验库受力特性数值研究[J].2025年新澳门原料网站学报,2017,14(4):62-68.

[35]JIANG Zhong-ming,HOXHA Dashnor,HOMAND Francoise,CHEN Yong-gui(陈永贵).Simulation of coupled THM process in surrounding rock mass of nuclear waste repository in argillaceous formation[J].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2015,22: 631-637.

[36]蒋中明,龙芳,熊小虎,冯树荣,钟辉亚.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渗透力计算方法考证[J].岩土力学,2015,36(9)2478-2487(EI收录)

[37]蒋中明,伍忠才,冯树荣,钟辉亚,王江营,王桂尧. 考虑暂态饱和区的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分析方法[J].水利学报,2015,47 (7):773-782(EI收录)

[38]蒋中明,曾铃,付宏渊. 极端久雨条件下软岩边坡动态稳定性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14,27(2):27-35

[39]蒋中明,王为,冯树荣,钟辉亚,赵海斌. 应力状态下含粘粗粒土渗透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4,36(1):98-105

[40]蒋中明,熊小虎,曾铃. 基于FLAC3D平台的边坡非饱和降雨入渗分析[J].岩土力学,2014,35(3):855-863.

[41]蒋中明,伍东卫,赵海斌,冯树荣.复杂裂隙岩体力学特性的数值实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3.12.

[42]蒋中明,王为,冯树荣,钟辉亚,赵海斌.砂砾石土渗透变形特性的应力状态相关性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2013,44(12):1498-1506

[43]蒋中明,冯树荣,赵海斌,曾铃.惠州地下水封油库三维非恒定渗流场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8(2):334-338 (CSCD)

[44]蒋中明,曾铃,付宏渊,何忠明.降雨条件下厚覆盖层边坡的渗流特性[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3(7):2782-2788

[45]冯树荣,蒋中明,钟辉亚,陈胜宏.高渗压条件下岩体变形特征试验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2.31(4):189-193

[46]付宏渊,曾铃,蒋中明,何忠明.降雨条件下公路边坡暂态饱和区发展规律[J].中国公路学报,2012,25(3):59-65

[47]付宏渊,曾铃,王桂尧,蒋中明,杨晴霞.降雨入渗条件下软岩边坡稳定性分析[J].岩土力学,2012,33(8):2359-2366

[48]Zhongming Jiang, Shurong Feng, Sheng Fu. Coupled hydro-mechanical effect of a fractured rock mass under high water pressure[J].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12, 4 (1): 88–96.

[49]张新敏,蒋中明,陈胜宏,冯树荣.岩体高压渗透系数计算公式探讨[J].水力发电学报,2011,30(1):155-159

[50]蒋中明,冯树荣,曾铃等.水封油库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性数值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1,vol. 2833(11):1780-1785.

[51]蒋中明,冯树荣,陈胜宏.岩体高压压水试验水岩耦合过程数值模拟[J].岩土力学,2011Vol. 32(8):2500-2506

[52]蒋中明, 陈胜宏,冯树荣,张新敏. 高压条件下岩体渗透系数取值方法研究[J].水利学报,2010,vol.41 (10):1228-1234.

[53]蒋中明,冯树荣,傅胜,陈胜宏. 某水工隧洞裂隙岩体高水头作用下的渗透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0,vol.31(3):673-676.

[54]JIANG Zhongming,FENG Shurong,CHEN Shenghong. In-situ test study on osmotic behavior of fracture rock mass under high head condition[C]. 2009 International Forum on Porous Flow and Applications,WUHAN,CHINA,2009, 4:845-849(ISTP)

[55]蒋中明,Dashnor HOXHA.基于渗透非线性的粘土岩热-水-力耦合效应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2009,vol. 31(3),361-364.

[56]冯树荣,蒋中明,陈胜宏,徐卫亚.正冻多孔介质耦合模型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s1):2604-2609.

[57]蒋中明,徐卫亚,张新敏,冯树荣. 弹性介质边坡模糊有限元方法研究 [J]. 岩土力学,2008,29(5): 1169-1173.

[58]蒋中明,冯树荣,陈胜宏. 向家坝水电站岩石高边坡模糊数值分析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s2): 3968-3972.

[59]冯树荣,蒋中明,陈胜宏,徐卫亚.正冻多孔介质耦合模型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s1):2604-2609.

[60]蒋中明,Dashnor Hoxha,Françoise Homand.核废料地质贮存介质-粘土岩三维各向异性热-水-力耦合数值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Vol26(3):493-500.

[61]蒋中明,傅胜,李尚高,胡大可,冯树荣.高压引水隧洞陡倾角断层岩体高压压水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11):2318-2322.

[62]蒋中明,顾正华,张新敏,孙志禹.三峡工程二期围堰运行期变形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2007,28(4):747-753.

[63]Z.M. Jiang, Y. Wileveau D. Hoxha, F. Homand, A. Giraud. Thermo-hydro- 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he-d experiment in mont terri underground rock laboratory[c].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upled themo-hydro-mechanical-chemical processes in geosystems and engineering. GEOproc2006,Nanjing, CHINA,2006.5:267-273.(ISTP)

[64]蒋中明,Dashnor Hoxha.核废料贮存库围岩体热响应耦合场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vol. 28(8):953-956.

[65]蒋中明,徐卫亚,张新敏.弹性介质模糊有限元控制方程的快速解法[J].工程力学,2006,vol. 23(7):25-30.

[66]蒋中明,张新敏;徐卫亚.岩土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模糊有限元方法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5.27(8):922-926.

[67]蒋中明,张新敏,徐卫亚.地下水动态预测的径向基函数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 Vol22(9):1500~1504.

出版专著:

1.水利工程地基与基础(教材),水利水电出版社,2025.8

2.冯树荣,蒋中明.工程渗流理论研究与实践,水利水电出版社,2018.4

3.水工设计手册第十卷《边坡工程与地质灾害防治》,参编,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1

4.土木工程概论,参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

授权发明专利:

[1]蒋中明;欧阳玉蓉;万发;肖喆臻;张新敏一种地下储气库,202020331290.5

[2]蒋中明;唐栋。一种地下储气库及其混凝土分缝自适应回弹增压密封装置,ZL201910343154.3

[3]蒋中明;唐栋。一种地下岩穴储气库及混凝土衬砌分缝防气渗构造,ZL201910343153.9

[4]蒋中明;唐栋;张新敏。一种地下水封洞库渗流场智能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ZL 201910499557.7

[5]蒋中明;肖喆臻;唐栋;张新敏。一种具有蓄热温控功能的地下储气库,ZL201911200415.2

[6]冯树荣;蒋中明;钟辉亚;唐静一种渗透变形测试仪 201010618150.0

[7]蒋中明;胡大可;冯树荣;李尚高;傅胜;翦波。基于岩体位移和孔压的岩体高压渗透性试验方法及装置 201010158275.X

[8]蒋中明;付宏渊;秦卫星;张新敏。压力式岩石软化装置,201210059620.3

[9]蒋中明;张新敏;兰芙蓉;熊小虎。复合式水工高压隧洞堵头 201210060326.4[

[10]冯树荣;蒋中明;赵海斌;等。一种水封地下储油洞库水封效果测控装置,201310162339.7

[11]冯树荣;蒋中明;钟辉亚;等。一种坝基高压灌浆结构及灌浆方法,201510221545.X

[12]冯树荣;蒋中明;钟辉亚;等。一种坝基地层抬动变形控制系统,201510224697.5

6、所获学术荣誉及学术影响: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第一参与人)、主持完成中国博士后基金、湖南省水利厅、广西交通厅、湖南省交通厅、云南省交通厅以及中国电建集团重大科技研究项目40余项。在《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等国际期刊以及《水利学报》、《岩土工程学报》、《中国公路学报》、《储能科学与技术》等国内权威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文近100余篇(与压气储能相关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检索50余篇。编写专著《工程渗流理论研究与实践》、参编水工设计手册第十卷《边坡工程与地质灾害防治》,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2部。2010年获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2003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4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6年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行业学会科技进步奖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

7、联系电话:13975821515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条:胡世雄
下一条: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