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漏电检测装置安装与联调

图2 外立面装置安装与高空作业

图3 分支开关漏电流测试读数示例

图4 团队在中国某供电企业留影(队旗合影)
6月30日至8月1日 ,2025年新澳门原料网站研究生暑期专业实践团在广东省某供电企业围绕配电网漏电检测与定位,持续开展为期五周的工程化实践。团队在供电企业指导支持下,依托“数据研判+现场验证”的路径,完成网格化走访、历史数据清洗分析、装置安装与联调、高空稽查、设备异常快速处置与“共零”问题攻关、用户侧漏电验证与闭环退出等任务,在一线跑通“测—审—装—查—改—退”的完整闭环。
一是数据先行、精准筛查。团队调取并分析多台区近年负荷曲线与故障记录,对39个台区进行风险初筛并锁定2个重点台区;入场巡检及时发现配电房线路老化等隐患,协同完成绝缘配件更换与接地加强,验证“数据驱动风险筛选”的有效性。
二是装置部署、高空稽查同步推进。成员在真实环境中打磨安装流程与作业卡,完成多点装机联调;在五米检修梯上逐点测流、比对支路电流,面对骤雨受潮等极端天气,优化安全操作细节,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建立起“数据—现场”的快速闭环。
三是异常快处与“共零”攻关。针对个别装置出现通信/采集异常,团队与运维人员联动排查,判定一处为硬件损坏并纳入更换计划;在电缆室逐段清理标识、复核走向,规避“共零”接线问题,完成重新安装与通电,沉淀了可复用的异常处置流程与识别要点。
四是末端延伸、闭环退出。围绕三个分支逐级定位,联合运维人员入户复核,确认一名用户存在明显漏电并完成处置;对已部署点位开展“系统体检”,建立问题台账与整改清单,对已解决点位按流程拆除装置,实现有序闭环退出。
本次实践形成三方面成果:其一是流程标准化,沉淀“测—审—装—查—改—退”的操作范式与表单清单;其二是数据应用化,初步打通历史数据分析、现场验证与运维整改之间的闭环通道;其三是能力综合化,成员在数据分析、工程实施、安全管理与跨部门协同方面得到系统提升。下一步,项目组将围绕采集质量与远程分析模型持续优化,完善装置稳定性测试与预警机制,探索在更多台区与场景推广应用,为城市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与精益化运维贡献“长理研”力量。
(文/李艾霖 图/实践团 一审/樊喜雁 二审/楚艳鸽 三审/周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