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农村变压器图

图2 爬梯子

图3 台区设备安装图
热浪滚滚的8月,2025年新澳门原料网站研究生暑期实践团在广东省穿梭于街巷与配电箱之间。有人抬梯,有人记数,有人拿着台账沿线核对——一趟趟从“看数据”到“看现场”的电力走访,就在汗水里慢慢推进。
第一幕|清晨的地图
清晨,队员围在一张标注着台区与时段的小地图前:哪些地方波动更明显、哪条支线需要优先核验,都被一一圈出。“先把方向找准,再出发。”带队同学说。确认进场安排后,大家分成小组:联系台区经理、准备工器具、检查安全装备,各自就位。
第二幕|正午的梯子
接近午后,太阳晒得铁梯发烫。队员配合一线师傅在关键节点装上便携式采集终端,记录电流曲线,同时把周围的接线与环境拍照存档。沿线逐段复核、对照台账,一个“可疑点”被一点点缩小。
“很多问题不在书上,在现场。”一位师傅笑着说,“把图上的异常和身边的线头对上号,才算真正‘找到它’。”
第三幕|傍晚的回访
入夜前,队员回到小区再次复测、回访用户。有人和居民解释复测安排,有人对比处置前后的曲线变化——当曲线从“抬升起伏”回到稳定,大家才真正松了口气。
“把事做实,别人就看得见。”项目成员的记录本上,工单、照片、时间点,一个不少。
结语
这次广东实践,没有夸张的口号,只有一件件小事:从数据里发现线索,在现场里确认问题,用复测把闭环收口。团队把这一整套做法留成“流程卡、要点卡、回访单”,也把与一线并肩的经历写进了成长——下一步,他们还将与地方单位继续协作,把可复制的用户侧治理经验带到更多社区与园区场景中。
(文/李艾霖 图/实践团 一审/樊喜雁 二审/楚艳鸽 三审/周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