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油茶看湖南、湖南油茶看衡阳”,为深入了解衡阳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困境与需求,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期,食品学院研究生油茶加工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在吴苏喜教授指导下,以“深入调查油茶产业、科技服务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
全链探访:触摸产业脉搏
实践团深入衡阳油茶产业链核心环节展开沉浸式学习。在油茶龙头企业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化的生产流程和严苛的质量控制体系令实践团成员们叹服。他们全程观摩油茶果从清洗、剥壳、压榨到精炼的蜕变,并就低温冷榨工艺优化、品质稳定性控制等关键技术与企业工程师深入探讨。大三湘在品牌塑造、市场开拓,尤其是“油茶+文旅”融合模式上的成功实践,为学子们提供了产业升级的生动教材。
直面困境:聆听一线心声
为了更精准把握行业痛点与发展诉求,实践团与衡东县油茶产业协会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座谈中充分探讨了采摘成本高、规模化和标准化种植进程受阻、高品质茶油市场认知度不足等产业发展的深层挑战。协会代表们热切期盼高校能在良种推广、机械化采收装备研发、精深加工技术突破、品牌打造与市场推广策略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跨界启迪:探索协同可能
实践团的调研视野并未局限于单一产业。在湖南生平米业股份有限公司,一个关于产业协同发展的创新案例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作为知名大米加工企业,生平米业正积极探索“油稻轮作”或发展油茶林下经济,尝试在特定区域整合粮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与效益叠加。这种跨界融合、资源高效利用的思路,为破解油茶产业发展瓶颈、探索多元化经营路径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新视角。
学以致用:科技赋能现场
此次实践活动为同学们发挥专业所长、服务地方产业提供了实战平台。实践团认真记录下各方的具体技术需求与难题,承诺将带回学校,依托学院的科研平台与专家智库,寻求系统性解决方案,努力架设起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坚实桥梁。
(文/李岳星 图/彭靖凯、薛源 一审/胡佳佳 二审/王凤 三审/练黎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