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是帮助新生完成从中学到大学角色转变的关键举措。为教育引导广大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奠定思想根基、融入长理特质、科学规划大学生涯、全面夯实成长基础,现就做好2025级本科新生入学教育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启智润心,严格遵循“三大教育规律”和“六个下功夫”人才培养要求,筑牢青年学生信仰之基,以家国情怀凝聚信仰之魂、点燃创新引擎,引导学生涵养包容天下的胸怀、悲悯天下的善良本质,着力培养“底色亮、能力强、善创新、敢担当”的长理特质人才。
二、具体安排
新生入学教育坚持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日常教育与生活关怀相结合的原则,立足学院专业特色,通过军训、年级大会、新生班会、专家讲座、三全育人教育基地参观、实践教育等多元形式,将思想引领贯穿到新生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帮助新生了解、适应、融入大学生活。
(一)入学教育前置阶段(录取后至9月13日)。抓好新生录取与入学报到之间的“空档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入学教育前置。组建新生QQ群或微信群,开展“云端见面会”等活动,实现新生“未到校先入班、未谋面先交流、未入学先引导”,切实做好交通安全和防诈骗安全提示。充分利用学校和学院官网、官微等媒体开辟“迎新专栏”,详细介绍校史校情、院史院情、人才培养方案等,帮助新生全面认识大学。
(二)融入教育阶段(9月14日至9月30日)。以新生报到入学和军训为契机强化融入教育,积极开展诚信礼貌教育、日常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爱校荣校教育、安全法制教育等,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新生报到入学后前两周为重点关怀阶段,要通过“三进”引导新生进行角色和思想的转换,快速适应大学生活,以乐观进取的精神面貌开启大学新生活。要加强新生班级建设,配强班主任和下班干部,选好班级干部,强化集体主义教育,弘扬正气、树牢班风。
(三)成长教育阶段(10月1日至本学期结束)。聚焦学生长远发展,以“信仰筑魂、学业筑基、科创启蒙、实践赋能”为主线,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特色分群体分重点做好学生理想信念、专业认知、学业规划、行为规范教育,系统开展新生入党启蒙教育,阶梯式开展创新创业普及教育,多渠道发掘创新苗子、创新项目,着力构建“分层递进、精准培育”的多元成长支持体系。
三、主要内容
(一)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紧密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和党情国情,全面加强“五史”教育,深入开发利用湖湘“三个文化”育人资源,聚焦“挺膺担当 强国有我”主题深入开展“基础+主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系统开展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筑牢新生信仰之基。
(二)爱校荣校教育。认真组织新生参加学校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并通过新生开学第一课、参观三全育人教育基地、校友中心、校园文化景点,观看专题宣传片,组织校史专题报告等方式,深入开展爱校荣校教育,帮助新生了解学校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办学理念、文化特质,感悟和领会校训文化内核和“铺路石”精神,激发“新长理人”的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
(三)安全法制教育。对新生进行生命、财产、消防、交通、食品卫生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反电诈等专题教育,普及安全应急知识,增强学生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严格要求、注重实效。组织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育,重点突出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网络安全、宗教政策及法律法规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法治意识、底线意识。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校规校纪,重点让新生掌握学分制、学籍管理、日常行为规范、奖勤贷助补、医疗保险、违纪处分等方面的制度和规定,享有的权利与应履行的义务,组织学生签订遵守校纪校规承诺书,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四)专业认知教育。组织学科领域专家、专业教师、高年级学生、优秀校友与新生面对面交流,向新生介绍专业设置、发展方向以及专业特点、社会需求、课程设置、师资配备、专业技能资质以及就业去向等。充分发挥班主任、班导师作用,帮助新生了解所学专业,增强专业认同感,为专业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和职业规划做好必要的价值观念准备和知识能力储备,引导学生制定学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学院现有实验平台和竞赛资源,前置开展新生科创竞赛普及教育,为创新人才培养厚实土壤、壮大基础。
(五)日常养成教育。强化文明养成教育,引导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重点立足于个人生活事务处理,通过每天打扫一次宿舍卫生、每周设计一个周计划等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独立自主能力;加强新生文明礼貌教育和诚信教育,深化传统文化浸润,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强化诚信制度约束,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营造尊师敬友的校园风尚。深入开展体育、劳育和美育活动,引导新生养成一个体育锻炼习惯、培养一个文学艺术兴趣,提高审美素养,倡导劳动最美丽,强健体魄,涵养心灵。
(六)心理健康及适应教育。利用军训观测新生抗压能力,着力提升新生心理韧性;认真做好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组织工作,引导新生上好心理健康课,通过讲座报告、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学校心理调适求助方法及渠道;开展新生适应教育,帮助新生尽快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心理转变和角色转变,确立大学发展目标。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提前谋划。各学院应在学校统一要求基础上,立足学院实际、学科特点和新生需求,根据时间节点,制定本学院新生入学教育计划,周密安排好新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等各方面工作,着力打通“适应-融入-成长”的新生成长链条,确保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全覆盖。各学院新生入学教育计划加盖学院公章后于9月18日前报送至学工部,电子档报送至[email protected]。(金盆岭校区学院可加盖公章后扫描成PDF文档,同电子档一并发至邮箱。)
(二)创新形式,拓宽渠道。各学院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立足一院一特色,积极创新新生入学教育形式,探索打造新生所喜闻乐见的品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班级、党团支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将入学教育与关心新生的生活相结合,及时帮助新生解决思想、心理和生活实际问题,提升入学教育的亲和力与针对性。
(三)有序推进,营造氛围。各学院要落实入学计划各环节工作,明确各阶段重点,确保入学教育的实效性;要认真总结、及时宣传新生入学教育的好方法、好形式和好经验,“长理学贝”微信公众号将组织新生入学教育专辑进行推介,共同营造浓厚的新生入学教育氛围。
学生工作部
2025年9月11日